首页 分类二文章正文

2024年高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分类二 2024年04月01日 02:10 34 admin

Ⅱ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核心理论(唯物史观)、核心思维(时空观念)、核心方法(史料实证)、核心能力(历史理解、历史解释)、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是认识历史所必备的重要观念;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与方法;历史解释是在形成历史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叙述历史的能力,是检验学生的历史观和历史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家国情怀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在思想、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

素养Ⅰ: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是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本因素,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合理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进步、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原来合理的生产关系也会逐渐落后,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阻碍。这时,生产关系就必须做出调整或变革(表现为统治者的改革或剧烈动荡的社会变革)

(2)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近代以来主要表现为科技的进步)三个方面,其中生产工具(科技)的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

例1:铁犁牛耕——私田出现、井田制瓦解——奴隶制生产关系过渡到封建制生产关系。(奴隶制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导致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

例2:第一次工业革命——自由竞争——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垄断组织间的自由竞争加剧生产力与生产关间矛盾——罗斯福新政。

例3:斯大林模式的前期和后期

例4: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和工业进步;人民公社化运动对生产力发展造成破坏,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生产关系,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

2.阶级斗争理论

(1)不同的社会形态有着的相应的对立阶级。

(2)不同的阶级有着不同的阶级利益和阶级立场;任何阶级的措施、观点都是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注意选择题中的“根本目的”)

例:分封制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百家争鸣中的不同思想流派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法家——新兴地主阶级;孔子、道家——没落的奴隶主阶级;墨家——小生产者、社会下层;孟子荀子——地主阶级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决定政治、思想文化);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例1: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经济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政治变革——经济发展……)

例2:商品经济发展——城市发展、市民阶层出现壮大——市民文学、工商皆本、经世致用思想出现。

例3:近代中国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素养Ⅱ: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1. 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

2. 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

3. 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事件、人物、现象的相互关联。

4. 能够在不同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做出合理解释。

5. 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素养Ⅲ: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1. 能够知道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

2. 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实证精神。

3. 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

4. 能够以实证精神处理历史与现实问题。

素养Ⅳ: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

历史理解是指将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情感取向和理性认识。

1. 努力理解各种历史叙述及其语境的含义。

2. 对历史具有同情理解的态度,即依据可靠史料设身处地认识具体的史事,对历史境况形成合理的想象,更好地感悟和理解历史上的各种事物。

3. 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差异。

4. 在同情理解的基础上尽可能实事求建构历史叙述。

5. 在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中,能够体现出尊重和理解他人、客观处理问题的态度。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

1. 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知道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理解和评析。

2. 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3. 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

4. 面对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

历史价值观:

素养Ⅴ:历史价值观——家国情怀

历史价值观是对历史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是从人文研究的真、善、美追求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当前的历史价值观明确表达为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

1. 能够理解对历史的价值判断是以史实为基础的,但又是依据一定的价值观对史实作出的主观评判。

2. 能够认识到分辨历史上的真伪、善恶、进步与倒退,以及公平、正义与否,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目的。

3. 能够将对历史的认识延伸到对自身成长和现实社会的认识上,能够从历史中获取有益的养料,从实践层面体现历史的价值。

Ⅲ主要史学理论和史学研究法总结

关于历史学科体系的一系列问题

一、历史的含义

一般而言“历史”一词大致有三种含义:

第一种,指人类社会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

第二种,指人类社会过去发生的事件和行为遗留下来的痕迹(历史史料:文字、实物)

第三种,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为记载的诠释和研究:是人们认识中的过去。(史料+史实+史识+史观+史法)

二.我们学习、教授的历史应属于:第三种历史。

构成其历史的要素有:历史史料+历史史实+历史史识+历史史观+历史史法

(一)历史史料----“五史”有机统一的基石

1、什么是史料?

史料是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痕迹。这些痕迹可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过去的历史。

2、史料的种类:根据史料的存在形式,一般可分为实物史料和文献史料两大类。

(1)实物史料:是人类历史在发展过程中被保存或遗留下来的前人活动的场所和前人创造发明的有形物品。主要指各类遗物、遗址、墓葬、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

(2)文献史料:包括文字史料和口述史料两大部分

A、文字史料:分为以下几个部分①史部类(经、史、子、集)即关于历史的书籍②经、子、集类。③档案类。档案分公、私档案两种。 ④地方志类。 ⑤甲骨和金石铭文

B、口述史料是人们对往事的口头回忆而写成或整理成文字的资料。

3、史料的信度:

一般而言,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有原始文件,档案,信函,日记,回忆录,照片,文物古迹和其他实物等),信度最高;第二手史料信度降低,以后类推。但不管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都要遵循孤证不立的原则。

4.获取史料的途径

1.去图书馆或相关机构查阅档案、文字史料、图片史料;2.参访当事人或目击者获得口述史料;3.观看纪录片的影视资料;4.到当事人活动过的地方探访遗迹或获取实物资料;5.现场考古(或考古现场的实迹复原)

5.影响史学观点和史料运用的几个主要因素

1.研究者的立场不同;2.研究的方法、角度不同;3.史料的选取和运用上的差别;4.时代的局限性等。

6.运用史料时,要保持结论的客观性,在史料选择上应坚持的方法或原则

1.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选取第一手(原始)史料;2.坚持正确的史学观点;3.选取客观、公正、正确的史料;4.对史料要合理利用,做到史论结合;5.搜集更多的史料,对多种史料进行甄选、辨别

(二)历史史实----“五史”有机统一的依据

1、什么是历史史实?

历史史实就是依据一系列史料还原的人类过去的生产、生活、阶级斗争、政治经济、科学文化以及重要历史人物活动等的客观的基本事实。或者更通俗讲就是还原的历史的真相、历史的真实、历史的本来面目、历史的自己。但由于主客观因素,但这种还原不是百分之百的还原,只是近似历史真相。

2、中学历史教材中历史史实的分类

历史史实可分为: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典章制度、政策法规、思想学说、文化成就等几大类。

(三)历史史识(认识)----“五史”有机统一的灵魂

1、什么是历史史识?

史识,就是依据一定的历史史观(标准)和一定的历史史实或史料对某一历史事件、人物活动、制度政策等做出比较客观的阐释和解读,或者认识。一般而言是透过历史史实的现象,发现其后面隐藏的本质性的东西。也有可能是历史的规律。它是历史的灵魂。

2、历史史识是多元的而不是唯一的

由于历史史观不是唯一的,所有历史史识也不是唯一。这就产生了不同的史学观点和争论。“永远的不确定,这也许正是历史的的玄妙所在。”

3、中学历史教材中的历史史识

历史教材中的对人物、事件、制度等的评价、历史影响、历史意义往往就是史识。但仅是一家之言-------是以文明历史观为标准的一种认识结论而已。

(四)历史史观----“五史”有机统一的钥匙

1、什么是历史史观?所谓史观,即观察、分析历史事物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文明史观是新课程教材编写的历史史观)

2、历史史观的种类:(1)辩证唯物主义史观:(2)文明史观:(3)近代化或现代化史观(4)全球史观(5)革命史观(6)社会史观

(五)历史史法----“五史”有机统一的形式

研究历史和叙述历史的方法。比较法、归纳法(史论结合法)、史料分析法、描述法、定量法等。

三.主要史学范式(史观)

史学范式(亦即史学观)是史学家研究历史的范型和模式,是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也是史学观点、史学范畴和史学方法等有机集合体。高中新课标程式下的多种版本历史教科书编纂的史学范式已从单一走向多元,由传统单一的阶级斗争范式(或称革命史范式),发展为唯物主义史学范式、文明史范式、整体史范式(亦称全球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等四种史学范式。

Ⅰ唯物主义史学范式(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是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本因素,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合理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进步、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原来合理的生产关系也会逐渐落后,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阻碍。这时,生产关系就必须做出调整或变革(表现为统治者的改革或剧烈动荡的社会变革)

(2)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近代以来主要表现为科技的进步)三个方面,其中生产工具(科技)的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

例1:铁犁牛耕——私田出现、井田制瓦解——奴隶制生产关系过渡到封建制生产关系。(奴隶制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导致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

例2:第一次工业革命——自由竞争——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垄断组织间的自由竞争加剧生产力与生产关间矛盾——罗斯福新政。

例3:斯大林模式的前期和后期

例4: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和工业进步;人民公社化运动对生产力发展造成破坏,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生产关系,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

2.阶级斗争理论

(1)不同的社会形态有着的相应的对立阶级。

(2)不同的阶级有着不同的阶级利益和阶级立场;任何阶级的措施、观点都是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注意选择题中的“根本目的”)

例:分封制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百家争鸣中的不同思想流派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法家——新兴地主阶级;孔子、道家——没落的奴隶主阶级;墨家——小生产者、社会下层;孟子荀子——地主阶级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决定政治、思想文化);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例1: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经济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政治变革——经济发展……)

例2:商品经济发展——城市发展、市民阶层出现壮大——市民文学、工商皆本、经世致用思想出现。

例3:近代中国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Ⅱ文明史范式(通史顺序)

文明史范式认为: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发展及其人类自身的文明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物质文明史包括物质生产文明史、物质交流文明史、物质生活文明史等;精神文明史包括科技文明史、学术思想文明史、文学意识文明史和宗教文明史等;政治文明史包括政治观念文明史、政治制度文明史、政治组织文明史、政治行为文明史和政治技术文明史等。按照不同的发展阶段文明史可分为史前文明、古代文明、近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等。不同的方面按不同的划分标准又可分为不同的阶段,如物质文明史又可分为采集渔猎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几个阶段。一切文明都是整个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他们相互交织、渗透和转化,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由低级走向高级,所有文明均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均应得到承认和尊重。

Ⅲ全球史范式(经济一体化全球化)

全球史观,又称整体史观。他们把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过程。该史观冲破了西方以兰克为代表的西欧中心论的传统史学框架,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考察历史。它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个国家或地方的历史;关注的是整个人类,而不是局限于西方人或非西方人,重在阐述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历史的联系与影响。如在研究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时特别重视抓住关键时段进行整体分析:一是1500年前后,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二是19世纪中叶,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三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四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迅猛。

全球史观对中学生来讲,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重点把握两点,一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其基本完成。二是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Ⅳ近(现)代化范式

现代化范式就是把现代化作为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的转变过程,即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大转变的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从文明演进的角度讲,现代化是以商品经济为特征的工业文明取代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农业文明的结果,它主要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

其主要观点:一是现代化首先从西欧开始,随之通过殖民化弥散到美洲、澳洲、亚洲和非洲广大地区。所以现代化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欧化、西化或工业化。二是现代化不仅仅是生产方式的转变或工艺技术的进步,它也是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变迁过程中接受文明结构的现代史观: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进程;经济上的工业化进程;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大众化进程。其中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是核心。三是现代化范式认为1500年以来的人类历史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的历史,是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诸层面在内的全方位转型。

Ⅴ革命史范式(阶级斗争)

革命史范式作为中国近代史学界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理论范式。其理论基础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根据这一学说,在阶级社会里,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最集中地反映了该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考察和研究阶级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便能把握住历史发展中最本质的内涵,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该范式具有强烈的政治取向,在研究目标、分析框架方面充满着纯粹政治维度的解释。新课改前的中学历史教材基本上都是按阶级斗争——革命史范式来编写的,依据五种社会形态的演进为发展的主线。以阶级分析法来分析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国家(地区)的主要阶级矛盾及其转化等。如对中国近代变革过程的分析,即突出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以及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争取民族独立以反对帝国主义,争取社会进步以反对封建主义,是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并以此作为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和参照物。

例如:对中国近代史上的通商口岸问题的认识

从革命史观——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明显标记;

从现代化史观——它是中国工业基地、技术中心、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对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发挥带头作用;

从整体史观——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使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从文明史观——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化工业文明的窗口,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

Ⅳ 主观题解题的一般思路步骤:

四审:一审整体以明主体;二审设问以明要求;三审分值以明点数;四审材料以明信息。其中主要是二审:

第一审,浏览导语或引言,材料出处或图表类材料的标题,明确命题人要考查的主题和意图。

第二审:审读设问——用“四定法”

1.找出定向词,如“根据材料回答”(答案包含在材料中),“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或者“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答案材料中有,所学知识中有)等,明确答案来源。

2.找出定法词,如“指出”“概括”“归纳”,“说明”、“分析”、“比较”“评价”“评述”等行为动词,明确考核目标和能力要求,明确答题方式。

3.找出定位词,明确中心词和求答项,即答什么,如“××的背景”“××的特点”“××的内容”“××的影响”等偏正词组,明确答题方向和内容。

4.找出定位词前的限定词,明确答案的时空、角度(政、经、文、社会生活、外交、国际、国内等)、史观等等条件限制,也就是明确答题的限定范围。

第三审,审分值——明确点数

确定每一问的分值,看有几个小问,确定每一小问的分值和点数。如2016全国文综Ⅰ卷第40题第(1)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影响。这个小题共两个小问,12分。其中原因6~8分(3~4点);影响4~6分(2~3点)。

第四审,审材料——明确信息

简单说:从设问中来,读材料,找信息→到课本中去,忆所学,建联系→返回设问,答史实,说中心。

1.从设问中来,读材料,找信息。即带着问题读材料,从材料中找出与问题相关的句子,标划。特别注意材料的引言、出处和标点符号(特别是句号、分号、引号等)

2.到课本中去,忆所学,建联系。即把材料中找到的信息和课本建立联系,该信息属于哪本书的哪个内容,从课本大标题到课本小标题到知识点依次回忆。

3.返回设问,答史实,说中心。即组织答案时,用史实或者史实+结论来说明设问的中心词或者问题的主题。

例:2016全国文综Ⅰ卷第40题第(1)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定向词定法词

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影响(12分)

限定词定位词(中心词和求答项)

Ⅴ历史分析“公式” 答题模式

Ⅰ、历史背景、历史原因、历史条件和目的(常考)

1、背景:一般是指某一历史事件在什么历史情况下发生的,实质上包括原因和条件两个方面的内容。

如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就包括四个原因和三个条件。原因和条件其含义基本接近,但又略的不同;其一,是原因偏重于“为什么”,即必要性,条件偏重于“有什么”,即可能性;其二,条件的使用范围较之原因要小一些,如历史事件或运动的成功或失败,就只能分析其原因,而不能用条件去表达。如:分析巴黎公社的失败原因。在这一题中,“原因”就不能用“条件”去代替。

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如:鸦片战争背景:(一)国内:1、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2、政治:①腐败:官场+军队+财政②阶级矛盾。3、思想:愚昧自大。(二)国际:1、经济:工业革命→市场原料。2、政治:资本主义扩张。

2、历史条件=(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

(一)国内:①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相对落后、生活贫困。②政治:沙皇专制、无产阶级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对比变化等。③思想:列宁主义指导。

(二)国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等。

3、原因:

(一)从原因广度上分析: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属于自我意识方面的原因,即人为的原因;

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它是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原因。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如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广度分析:

内因: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统一的市场等。②政治:美利坚民族形成、资产阶级、种植园主阶级形成等。③文化:统一的文化、民族意识觉醒等。

外因:①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②启蒙思想的影响等。

(二)从原因深度分析: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 “直接”的含义是指不经过中间事物和中介环节,要注意分析出时间关系或逻辑关系上最为接近的因素。它在历史事物产生过程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是一种偶然性因素

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我们可以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阶级本质、历史发展的主要原因等角度去探讨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

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4、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如尼德兰革命爆发的原因: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旧制度矛盾。②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矛盾。③尼德兰人民与西班牙统治者的民族矛盾。④加尔文教与天主教矛盾等等。

5、目的、动机:目的是想要达到的地点或境地;想要得到的结果。它常常用“为了……”的介词结构表示。实质上也是原因,只是在语气上表现得较为直接,较为主观些,并且一般都属于直接原因。

目的、动机:→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动机: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或问题

⑵主要目的:实现某一方面目标,求得稳定和发展等

⑶根本目的:建立或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根本利益)

目的、动机属于主观方面的原因,是事件发动者的主观意愿。如王安石变法:直接动机是解决面临的社会危机;主要目的是增加财政收,缓和阶级矛盾,实现富国强兵等;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选修1人类历史的重大改革多用到这种考查方式)

Ⅱ 特点与特征、性质与实质(常考)

特点与特征特点就是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通俗地讲就是与众不同的地方。因此如果问一个历史事件或一次革命运动的特点,就应该把同类事件或革命运动进行比较、鉴别,从而找出它与众不同的地方。

例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其一是在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联盟掌握革命的领导权(这是美法等国资产阶级革命所没有的);其二是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这也是美法等国资产阶级革命所没有的)。

再如:黄巢起义的特点就是流动作战,没有建立稳固的根据地。

性质、实质性质,就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分析一个历史事件的性质,往往从它产生的原因和目的就可抓住一点苗头来,性质常因所指事物的不同,其具体含义也不一样。倘若是指一本书的性质,这就是具体说明它是属于哪一方面(或哪一类),以什么体例写出来的著作。是战争的性质,则需要着重谈这次战争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是侵略性的,还是反侵略性的等等。如果问的是革命的性质,就必须以当时的社会形态为出发点,看它革命的动力是以哪个阶段为主体,在其斗争纲领中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为哪个阶级谋利益,代表哪个阶级说话等等,最终要确定它的阶级属性和社会属性。

实质,也就是本质。它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事物的本质是隐蔽的,是通过现象来表现的,不能用简单的直观去认识,必须透过现象来掌握本质。如:俄国1861年改革,就其性质而言,是由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改革;就其实质而言,实际是对农民进行的一场厚颜无耻的掠夺。

有时候性质和实质会合二为一,如“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集团,无论其性质还是其实质,都是帝国主义的军事侵略集团。不过,性质偏重于军事侵略,实质偏重于帝国主义。

Ⅲ 作用、意义、影响、经验、教训、启示:

作用、影响、意义(常考)

作用:就是对事物产生的影响、效果或效用。

影响:是指对人或事物所起的作用。

意义:指的是价值和作用。

作用和影响基本相同。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在历史问答题中,一说作用和影响都应该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考虑:作用包括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影响从性质看,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从范围看,有对内(如国内)影响,有对外(如国际)影响;从时间看,有直接影响和长远影响;如此等等。

意义和作用、影响相比较,它的范围就要大得多。一般地讲,性质、特点、作用、影响、后果、评价、经验、教训等都属于“意义”的范畴。所以,如果题目问某件事的意义怎样,上面提到的这几点都应该加以考虑。

如何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呢?

1、分项分析: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外交等方面分析影响。

如鸦片战争:经济影响——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在经济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

政治影响——社会性质的变化、社会矛盾的变化、革命任务和性质的变化。

思想影响——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外交影响——由闭关锁国到门户洞开,独立自主的中国开始沦落为一个主权残缺的半殖民地国家,资本主义列强和中国之间的关系不复是主权国家间的平等关系,而是侵略与被侵略、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

清政府站在中国人民头上发号施令,外国资产阶级却站在它的头上发号施令,这就是那许多条约特权的实质。”

2、全面分析:一分为二,既要看到积极影响,也要看到消极影响或局限性,还要分清主次。

如鸦片战争的积极影响:经济上——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对后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就有积极影响;思想上——新思想的萌发。

如甲午中日战争的积极影响:政治上——促成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所以出现了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经济上——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加剧,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思想上——出现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和农民阶级朴素的反帝(“扶清灭洋”)思想。

3、国际化分析:中国对外国的影响,外国对中国的影响,中外结合思考。

如鸦片战争对英国和世界的影响:对英国,英国战胜,凭借不平等条约向中国倾销商品,从中国掠夺原料,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世界,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的重要一环。如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政治上,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经济上,近代工业产生[或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企业,或中国资本主义产生];思想上,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

4、转化分析:就是要学会迁移和推广,会转化思维。有两种情况:

一是特殊性影响转化为普遍性影响,如由鸦片战争的影响思考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侵华对中国有什么影响,由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影响思考中国古代统一的影响。

二是普遍性影响转化为特殊性影响,如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课本上讲了对亚非拉的影响(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灾难:政治上——欧洲殖民者开始对亚非拉进行政治的控制和渗透;经济上——经济的剥削和掠夺;思想文化上——文化和生活方式也逐渐发生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呢?政治上——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从海路相继来到中国边疆进行侵略活动,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同时使明清统治者走向闭关锁国。第二,明朝中后期,美洲高产农作物通过菲律宾传入中国,为清朝人口快速增长奠定了物质基础。 第三,天主教从海路传入中国,明清之际出现“西学东渐”局面。

5、学科交叉分析:学科之间的交叉影响,即历史事件对政治的影响,对地理的影响。如中国古代的垦荒,政治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政局,地理上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如英国工业革命,政治上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地理上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带来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

经验、教训、启示:

经验:一般指正面的成功的方面;

教训:一般指反面的失败的方面;

启示:则二者兼而有之。

Ⅳ、选择题常用术语

1、说明、表明(常考)

“说明”,“表明”的含义也相似,就是说从××材料得出结论

2、体现、反映

“体现”“反映”主要说明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不是表面的,而是深层的;不是现象,而是本质。如,“试从民族关系的角度分析此诗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民族关系既有“战乱和分裂”,又有“各民族间的友好交往和合作”,且后者是主流,这一现象,通过刘迎的诗“反映”出来了。这样的答案,要转几道弯才能组织现来(不是直接能够得现结论的),考生如不能领会此意,何能作出符合命题者意图的答案?

3、指出、举出(常考)

指出直接说出某个(或某此)史实或结论;而举出(列举)则为举例性质,如不限定,一般应全部列出(史实或结论)。如,“……指出19世纪70年代以前在政治领域内世界上有哪三股进步的历史潮流,从中各举出两个重大历史事件”。此题只要简明扼要地答出有哪三股潮流,每股潮流举两个例子就行了。

4、基本、根本

“基本”是指大部分、总体上或主体而言。

“根本”则是指根源、实质和内部、深层而言。以原因为例,“基本原因”可以说是几方面原因的和(一些次要的或技节性的原因可以不计),而“根本原因”则要追根溯源而挖掘出深层次的原因。

如1995年高考历史第14题法国1848年革命的“根本原因”是选A项“金融贵族的统治阻碍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如果选“基本原因”,则还要加上B项“七月王朝”极端腐败,激起了人民强烈愤怒和C项革命前的农业歉收和经济危机使人民生活状况极度恶化这两点。

5、“现象”、“表现”俱指情况、史实而言,回答时要将其逐条罗列或分成若干方面若干要点来加以表述,注意条理性。如“上引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即要求答出材料中反映的史实。“南朝和南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即要求答出经济发展的情况。

Ⅴ、主观题中常用定法词

1、简述、概述

简述就是简要叙述的意思。

概述就是概括叙述的意思。概述要求采用“高度概括法”去叙述。如“概述1840—1949年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华侵略势力的消长及其原因和结局。”

2、评述、评价、评论(常考)

评述就是评论性叙述,指评论、论述、叙述。先叙述现象,再见到说明该现象为什么会出现,或者该现象的出现其实质反应了什么历史发展状况。。

历史评价作为对历史的价值性认识,重在给出对该人该事的历史作用、意义、局限等等的认识。也就是评定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包括正与误、得与失、优与劣、好与坏等),特指历史事件的性质、作用、地位等。

评论则是对历史人物、事件、观点等进行分析、论证和评价。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评述偏重于叙述,评价(评价)偏重于结论。高考中的评论(评价)题,作答不要求面面俱到,关键是要准确而又深刻,精炼而又恰当。在问答题中常用“评述”作提示语。例如,评述罗斯福新政。如评价反法西斯联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和评论顾炎武八股之害的观点等。

3、是什么、什么是、为什么、怎样

是什么是指具体的有条件的现成的东西,不得不单凭自己的分析和理解去任意编造或杜撰。如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什么是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方面是和“是什么”相当,所不同的是只不过在语句结构形式上来一个颠倒,问法明显,回答时容易掌握住中心,如,什么是《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二是相当于名词解释,着重点是需回答一个事物或词语的定义或概念,条文性没有第一种解释原因那么强烈。例如,什么是“明治维新”?

为什么是询问原因和目的。考生要凭已有的历史知识,通过理解、分析,针对问题的需要,用自己的语言去作全面的回答。例如,为什么说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在历史回答题中,分析论证题常用“为什么”作提示语。

怎样疑问代词,询问原因、性质、动作、状况、方式或情况等。当它出现在一个疑问句子中间时,一般包括以下两种形式;一是问原因和经过;二是经过和结果,并且以前者出现的机会居多。例如,人民解放军是怎样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这就要求答出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原因和经过。再如,新航路开辟的经过怎样?这一题就是要求答出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和结果。

Ⅵ 主观题答题思路

1答题的文字表达方式

基本方法:文字表达一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二要文句通顺、平实、语言准确;三要在形式上“三化”,即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标出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2如何分析变法或改革成败的原因:

基本方法:注意四点:一是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或变法是否符合历史潮流和趋势。二看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是否正确,是否得以有效贯彻。三看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四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3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思路

基本方法: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特点是比较的范围具有确定性。解答时要认真审清比较对象比较项、限制条件,分析问答题要求与课本知识的关系,然后按设定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

4内隐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基本方法:解答此类内隐式比较问答题,关键是根据题意,比较对象做具体分析,自己设法确定比较项。如果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比较,比较项一般从背景、原因、过程、特点、结果、影响和性质等方面确定;如果是历史人物,比较项一般从所处时代、所处阶级、主要功绩、局限性、历史地位、影响评价等方面确定。

5比较项的确定方法

基本方法:属于历史人物概念的可分为国籍、时代、称谓、主要活动、评价等要素。属于历史事件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空间、主体、经过、意义等要素。属于历史现象概念的历史在诸因素与历史事件的诸因素基本相同,但要把经过改为主要内容或主要表现。属于历史制度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制定者、主要内容、评价等因素。属于历史革命的知识可分解为革命任务、组织与领导、斗争纲领、主力、方式、性质结果等因素。属于历史革命结果及影响的知识结构有包括进步性、局限性等。

6分析、评价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原因的解题思路

基本方法: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生产力因素,包括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天文历法的进步,劳动力的投入等;二是生产关系因素,包括新的生产方式的确立,土地政策的调整,农民起义对地主阶级的打击;三是上层建筑的因素,包括中央集权制度,重农抑商政策的保护与鼓励,宗教、文化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等,四是看对外关系与民族关系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五是看社会环境因素,国家是否统一与安定;六是地理条件的因素等。

7分析经济特征型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基本方法:分析经济特征要注意三点:其一,从复杂的经济现象中去揭示基本特征;其二,分析其特征形成的原因及影响;其三,揭示特征语言要精辟,高度概括,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8历史问答题表述中的归纳概括方法

基本方法:归纳和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是两种不同的历史思维能力。归纳指将众多或零散的或反复出现的历史史实,按其同类梳理,使之由繁杂到简约、由纷乱到条理、有个性到共性的认识;概括是把具有相同属性的历史事物联合起来,形成带有规律性的、普遍性的道理。归纳是概括的前提。

9开放性问答题的答题方法

基本方法:解答开放性问答题必须明确:重要的不是持何种观点,而是能有理有据的论证自己的观点,即论证是否符合逻辑,是否严密,材料与观点是否统一,理由是否充足。因此,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确定观点。

其次,要通过对史实的概括提炼,来充分支持观点,尽量少漏观点支持点。第三,要做到史论结合,有论有据。第四,论述要全面,如该题在肯定积极作用的同时,要指出消极作用,切忌绝对化。

10如何解答主观题中“说明了什么”类型的问题

基本方法:回答说明了什么,实际上是考查把握历史本质,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回答是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1)这种斗争的目的是什么?有何进步或倒退的作用?(2)这种斗争的失败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还是一种偶然?(3)如果是偶然,说明斗争的曲折复杂,而且要进一步创造条件;如果是必然则说明这种斗争的根本无法实现,是空想。

11分析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背景

基本方法:历史背景是影响、预示事物发展趋向的客观条件,是对导致历史事件发生的各个方面的因素进行概括总结,这些因素可能是显现的,隐现的。

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历史因素方面:是否是历史发展的需要。现实因素:是否符合现实情况的需要。主观因素方面:是否是当事人主观愿望能够的需要。

12论述题的解答和史论结合的方法:

基本方法:回答论述题一般有三个步骤。第一、判断是非,表明自己的饿观点。第二,列举史实,说明自己的观点。在这一步当中有注意将母观点(即总的观点)分解成若干个子观点,用所掌握的史实进行论证。观点的展开要有层次性,做到由表及里,有浅入深,环环相扣,逻辑严密。而每个观点都要有史实的支撑,做到史论严密结合。第三,要适当小结,升华观点。解题中的史论结合,主要是指要有适当的史实作为立论的基础,要有鲜明的观点作为立论的导向;坚持“从历史中来,到历史中去”的原则。“从历史在中来”,就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到历史中去”就是由观点驾驭史实,做到观点与史实的统一。

13怎样评价历史人物

基本方法:评价历史人物,实际上就是要评价其一生的功过是非。要正确评价一个历史人物,首先,必须全面把握其历史活动;其次,要按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把这些活动分为积极(或进步、功绩)和消极(或反动、过错)两方面,对于有些历史人物,其活动呈现明显阶段性,所以还要分阶段评价;第三,评价的标准和原则有:(1)生产力标准(2)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不同作用的唯物主义原则,不要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3)阶级的观点(4)时代的观点,即要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则肯定,反之则否定,同时注意不要用现代人的标准评价古人;(5)不要以偏概全(6)客观公正,不要带感情色彩(7)注意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4对同一论述事实会有不同的历史记载或历史认识的原因

(1)时代背景: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认识能力、思维方式

(2)立场:阶级;价值观(趋向);生活经验(经历)、情感态度

(3)占有的资料

(4)研究(分析)方法

Ⅵ 历史复习要注意5个隐形知识点

隐形知识,是指潜藏于历史课本中不易为人注意而高考中又常考到的知识。我们在进行历史学科的复习中,要注意十个隐形知识点的挖掘和掌握。

一、目录标题中的隐形知识

这类知识、隐形于中学历史各册教材的目录或章节标题之中。如奴隶社会编中“第一章奴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夏商”,就要求学生明白夏朝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商朝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与此相类似的知识点有: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秦汉是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的“三大”即1919年至1923年是中共创立时期;国民党“一大”至汪精卫叛变即1924年至1927年7月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此可见,教材的目录标题隐含着丰富的知识,学习时要善于挖掘和思考。

二、跨章节中的隐形知识

这类知识,因教材的编写体例,或隐形于背景,或隐形于因果,或隐形于时限,或隐形于补述,或隐形于删简。如战国时的长平之战隐形于秦统一的背景;曹操及官渡之战、三顾茅庐、赤壁之战等东汉史实隐藏于三国鼎立一节;司马睿给祖逖刺史空衔的西晋史实隐形于东晋教材;916年阿保机建国契丹隐形于五代时限之内;北宋末年钟相提出“等贵贱、均贫富”口号隐形于南宋农民战争;蒙古政权的耶律楚材劝止窝阔台汗破坏农业隐藏于元世祖劝课农桑;春秋的皮囊鼓风冶铁、突厥、契丹兴起于北魏等知识隐形于后面章节的补述。东周的后期是战国,但东周的后期即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56年,并不等于全是战国,因战国止于公元前221年,比东周时间要长35年,这段史实被隐没于教材的删简之列了。于是,学生在学习时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

三、插图中的隐形知识

通过图案插于课本,形象生动地强调该史实的重要,减少了课本的冗长文字表述,因而也造成了学生所忽视的隐形知识。如隐形于扉页彩图中的《自由引导人民》,就反映了法国七月革命;隐形于书中的人物插图《达·芬奇自画像》,就使人不易觉察到课本举出了达·芬奇的代表作品有3个;隐形于书刊手迹之类的插图,更暗示了许多知识,“大总统誓词”中的民国元年,就是指1912年,“严夏和他的主要译著”图中除《天演论》之外,还有与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书名相异的《法意》等等。学习时,对插图的隐含的知识不可忽视。

四、地图中的隐形知识

这类知识,隐形于课本的历史地图之中。如“元朝疆域图”和“漕运图”上,都明白告诉人们由于水患,黄河改道入淮的史实。中国历史课本中历史地图下面附的古今地名注释,更是潜藏着许多重要知识点,如今天的开封,战国时称大梁,北宋叫东京;宋代名港明洲,在明代却叫宁波,北京的叫法仅在两宋时就有幽州、南京、中都等几种。世界历史课本的地图上隐形的重要知识点更多得惊人:如“美国独立形势图”上表明1783年英国在承认美国独立的条约中,把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大片土地划归了美国。在“19世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图上,明白告诉学生,在拉丁美洲,除了西班牙、葡萄牙两个殖民国家外,还有荷兰、英国和法国。所以,学生在对教材的学习中,应该结合地图加以分析和消化。

五、注释中的隐形知识

注释是对教材部分内容的补充说明,按说没有多少必记知识。可是高考不排除在这出题,一些出人意料的题往往就出在注释上。如1993年试题的“榷场”,一般答法都是“宋代的边境市场”。可这不行,非得答成注释的“收税贸易市场”不可。因此注释成为不可忽视的知识点:铜器在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就开始制造;哈雷是英国近代天文学家;禁军,在南北朝是指皇帝亲兵,在北宋是指国家正规军;调,指户税,实质上是人头税;《周髀算经》,可不能据“算经”二字或载有勾股定理”就确认为数学专著,因《中国古代史》选修本就明白注释为天文学著作;阿蒙神庙,就是卡尔纳克神庙,等等。这些知识都是通过注释表述出来的,所以在学习时不能忽视。

Ⅶ 高考重要历史概念

古代中国(1840年鸦片战争前)

政治史

经济史

思想文化史

分封制、宗法制

铁犁牛耕

百家争鸣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耦犁、耧车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郡县制

翻车、筒车

三纲五常

中外朝制度

小农经济

三教合一

郡国并行制

工商食官

理学

二府三司制

丝绸之路

工商皆本

行省制

柜坊、飞钱、交子

经世致用

内阁

商帮

天下为主,君为客

军机处

资本主义萌芽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古代世界(奴隶制时期)

政治史

经济史

思想文化史

城邦

奴隶制商品经济

智者学派

公民

人是万物的尺度

直接民主

知德合一

轮番而治

认识你自己

陶片放逐法

理想国

公民大会

逻辑学

五百人议事会

公民法

万民法

自然法

近代世界(1500年前后~1900年前后)

政治史

经济史

思想文化史

资产阶级代议制

新航路开辟

文艺复兴

《权利法案》

商业革命

宗教改革

责任内阁制

价格革命

启蒙运动

《独立宣言》

资本原始积累

经典力学体系

《人权宣言》

海上马车夫

进化论

1787年宪法

日不落帝国

相对论、量子论

驴象之争

工业革命

古典主义

1875年宪法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浪漫主义

铁血政策

垄断

批判现实主义

马克思主义

蒸汽时代

现代主义

巴黎公社

电气时代

近代中国(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

政治史

经济史

思想文化史

半殖民地半封建

近代工业

师夷长技以制夷

片面最惠国待遇

外国资本

中体西用

领事裁判权

洋务资本

君主立宪思想

门户开放

民族资本

民主革命思想

太平天国运动

官僚资本

民主科学

戊戌变法

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

辛亥革命

民族资产阶级

新文化运动

《临时约法》

国民经济建设活动

三民主义

五四运动

新三民主义

国民大革命

三大政策

工农武装割据

毛泽东思想

西安事变

邓小平理论

重庆谈判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现代世界(1900年前后至今)

政治史

经济史

思想文化史

二月革命

1929-33年经济危机

现代主义

十月革命

自由放任政策

四月提纲

罗斯福新政

雅尔塔体系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铁幕演说

新经济政策

冷战

斯大林模式

杜鲁门主义

苏联社会改革

马歇尔计划

布雷顿森林体系

两极格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欧共体

世界银行

不结盟运动

关贸总协定

多极化

经济区域集团化

苏东剧变

经济全球化

现代中国(1949年至今)

政治文明史

经济文明史

思想文化史

《共同纲领》

土地改革

毛泽东思想

54宪法

一化三改

邓小平理论

人民代表大会制

公私合营(赎买)

三个代表思想

多党政治协商制

中共八大

两弹一星

民族区域自治制

三面红旗

第二次绿色革命

一国两制

八字方针

双百方针

独立自主外交

全面整顿

二为方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十一届三中全会

人民教育方针

日内瓦会议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全面发展方针

万隆会议

国有企业改革

教育优先发展

求同存异

南方谈话

三个面向

中美关系正常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科教兴国战略

三不结盟不称霸

对外开放

211工程

Ⅷ 历史阶段特征

中国古代史

1.先秦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

从整体上说,先秦时期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到文明社会过程中,国家产生和制度初创时期。

政治:传统政治文明的萌芽。从中央说,公共权力的形成与传承秩序的确立和发展。夏商时期,世袭制代替禅让制,西周时期发展为宗法制下的嫡长子继承制,最高统治权力的传承秩序基本形成。从地方说,地方管理体制的产生与发展。夏商时期形成了较为松散的地方管理制度,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扩大了中原王国的统治区域。

经济:传统农耕经济的定型。农业,耕作方式不断改进,土地制度不断演变,由氏族公社制度发展到夏商周的井田制。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私有制发展,井田制崩溃。手工业,早在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就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商业,原始社会晚期出现简单的以物易物,商朝时出现职业商人,西周时期“工商食官”,春秋战国时期, 商业冲破限制,私商逐步成为商人的主体。

思想文化:中华文明的奠基。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空前的战乱动荡和社会变革为思想的活跃提供了历史舞台,出现了百家争鸣。科技上,具有农耕文明特色的古代科技取得发展。文字、绘画、戏曲和诗歌等起步并发展。

2.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的社会阶段特征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是社会转型时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

经济:铁器牛耕出现推广,社会生产力提高,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自耕农经济(或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形成,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壮大,封建经济迅速发展。(表现:小农经济产生发展;手工业得到发展,形成三种经营形态;私商出现,商品经济发展,出现大都会。)

政治:分裂中孕育着统一。传统的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礼崩乐坏,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战乱频繁,社会动荡,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各诸侯国为了在争霸战争中获胜,需要富国强兵,纷纷变法。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通过自上而下的变法,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逐步建立。

社会:社会变革和各国纷争使得社会环境宽松、思想自由;“士”阶层活跃并受到重用。

思想文化:学术下移,从“学在官府”变为“学在民间”,私学兴起,造就一大批知识渊博、阅历丰富的文士,出现“百家争鸣”局面。

中外对比:中西文明交相辉映。春秋战国时期,正值西方古典文化时代,古代希腊、古罗马奴隶制繁荣,古希腊盛行城邦政治,雅典民主制度高度发达,出现早期的人文精神;罗马法不断发展,成为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影响最深远的古代法律。

3.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220年)——中华文明的发展

秦汉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发展时期,是中国历史首次出现大一统时期,这一阶段确立的一系列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决定了后来中华文明的发展方向。

政治上,我国政治制度逐步定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主体结构建成,地主阶级掌握政权,血缘政治、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演变,地方服从中央,承认君主权威。

经济上:传统经济结构基本定型。农业方面,承认土地私有,以家庭为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确立,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以保护小农;秦朝统一货币等,有利于加强各地经济的交流;汉朝牛耕普及,纺织业发达。商业初步发展,但严格管理,对外商贸形成海陆“丝绸之路”。

思想文化:实行文化专制政策,秦朝任用法家思想,实行“焚书坑儒”;汉初推崇道家的黄老之学,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出现太学和地方郡国教育体系,古代教育发展;古代科技(造纸术)有所发展;文学艺术发展,文采华丽铺陈辞藻的汉赋、气势宏大的雕塑、秦朝实行“书同文”,小篆成为统一文字,后出现隶书。

4.魏晋南北朝(220年~581年)——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

总统特征:政权更替频繁,国家分裂,民族融合加剧。

经济上:黄河流域农耕规模缩小,中原地区发展缓慢;江南经济得到开发;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各民族交流加强。

政治上:国家分裂,政权更替频繁,政局动荡;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民族融合加剧。

思想上:佛教兴盛,道教兴起,儒家发展出现危机;儒释道三教并立局面形成,“三教合一”潮流弥漫。

文化上:部分上层知识分子蔑视礼教,知识分子个性意识增强;清谈、避世之风盛行,田园诗兴起,文人画产生,书法发展为自觉艺术,雕塑艺术成就辉煌。

5.隋唐时期(581年~907年)——中华文明的鼎盛时期

总统特征:古代中国的繁荣时期。

经济上:农业生产不断发展,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海陆“丝绸之路”兴盛,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

政治上:实行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古代政治制度走向成熟。国家统一,政治清明,政局稳定;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不断发展,政局动荡不安,中央集权严重削弱。

文化上:隋唐时期文化成就巨大,全面辉煌。“三教合一”、儒学复兴;书画艺术大放异彩,唐诗进入黄金时期;雕版印刷与火药应用,标志科技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对世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对外关系上:唐政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加强了与亚洲、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6.宋元时期(宋元907~960-1276~1368年;)——中华文明的成熟

总体特征: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民族出现大融合。

经济上:农耕经济继续发展,汉族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中国古代精耕细作技术全面成熟。抑商政策有所松动,商品经济高度繁荣,市民阶层形成。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对外贸易发展超过前代水平,海上“丝绸之路”繁荣,贸易范围扩大,东到朝鲜、日本,西到东欧和非洲,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政治上:由各民族政权并立走向统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民族融合出现新高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基本解决。

思想文化上:儒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理学产生、发展,逐步禁锢人们的思想。古代科技发展出现新高峰,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发明并向外传播,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文学艺术出现多元化、平民化、世俗化趋势。(文学上自由灵活的宋词的发展白话小说、话本的出现;书法上注重个性,倡导“有意无法”;绘画艺术出现强调内心修养、注重意境的文人山水画和描绘市井风俗的风俗画。)

7..明清时期(1368年~1840年14世纪~19世纪前期)的历史阶段特征

中国古代文明的彷徨(或者说农耕文明的发展与迟滞)

发展:(明清时期体现社会进步的因素):

经济:农耕文明高度发达,农业技术领先世界,耕地面积扩大,人口增长,农、工、商业均有长足发展,经济总量仍居世界前列。商品经济空前繁荣,新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出现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趋势,市民工商阶层力量壮大。

政治: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文化: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传统科技步入总结阶段,西学东渐,近代科技开始传入中国,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文学艺术进一步大众化、平民化;

对外:海禁、闭关锁国政策一定程度上防御了外来侵略,巩固了国家的主权和统一。

迟滞:(明清时期阻碍社会进步的因素):封建制度阻碍社会的进步,中西实力大体易位。

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专制统治腐败,农民起义打击;

经济: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重农抑商政策阻碍商品经济和新经济因素的增长;

文化:思想界理学占主流地位,八股取士、文字狱等文化专制政策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外交:对外政策由开放转为保守,奉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造成中国近代的落后。(8分)

与当时的欧洲相比,当时中国仍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但当时中国并未抓住这个机遇,开始落后。

国际:这一时期,欧美国家发生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逐步发展;欧洲国家开辟新航路,进行殖民扩张和掠夺,并开始进行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欧洲国家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对外殖民扩张和掠夺推动着世界市场逐步扩大;西方国家先后进行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解放人们的思想,自然科学产生发展。

中国近代史

1.19世纪中后期(鸦片战争后到甲午战前)近代中国的基本社会特征

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是中华文明从传统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的转型时期,是向近代化(现代化)转型的时期。

政治:西方列强不断发动侵华战争,强迫签订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民族不断抗争,使列强无法灭亡中国;清政府实行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统治腐朽,政治黑暗,社会矛盾尖锐;先进中国人探索学习西方民主代议制,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暴力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制。

经济: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和资本一步步渗入中国,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发生改变,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工业开始起步,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中国经济近代化逐步发展,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

2024年高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思想文化:鸦片战争后,儒家传统思想仍为中国社会统治思想;但是为抵御外侮、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自强而探究、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思想界的主流。“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维新变法、君主立宪”先后成为中国社会先进思潮,推动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的近代化的进程。

社会生活:西方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等影响中国,在衣食住行、交通运输、社会观念、大众传媒等领域出现了中西并存、中西融合的趋势。

国际:这一时期,欧美国家正在完成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进程;资本主义初步确立对世界的统治,它们对外抢占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把亚非拉国家逐步变为它们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19世纪末20世纪初(甲午战后到辛亥革命前)历史阶段特征

经济:甲午战后,列强侵华进入新阶段,经济上以资本输出为主,政治上瓜分中国。列强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使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但传统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政治:中国社会进一步沉沦。帝国主义加紧侵华,(甲午战败迫签《马关条约》,大大加深半殖民地程度;列强掀起瓜分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迫签《辛丑条约》,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充分暴露清政府专制统治的腐朽无能,救亡图存成为时代潮流。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了维新变法运动,进行了戊戌变法,结果失败;农民阶级发起义和团运动来挽救危亡,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清末新政及预备立宪加剧了社会矛盾,使人们对君主政体失去了信心。

思想:新知识分子群体发展壮大,西学东渐不断深入,向西方学习深入到制度层面。西方资产阶级民权、平等、进化论思想传播;实业救国思潮、维新思潮、民主共和思潮兴起发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社会生活:西方新事物和新思想观念不断传入,近代教育不断发展,近代传媒影响力不断扩大,人们的衣食住行、社会习俗、思想观念等趋向近代化。

中外对比:西方国家正在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出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垄断)阶段过渡,他们加紧对外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疯狂瓜分世界,以欧美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把亚、非、美落后国家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3.20世纪初(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8)的历史阶段特征

中国向近代转型的重要时期,是沉沦与上升、民主与专制复杂交织的时期。

经济:传统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近代工业在动荡中曲折上升。尤其是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出现短暂春天,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渡准备了条件。一战结束后,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陷入萧条。

政治:国际:列强加强侵华,一战期间,日本差不多独霸中国,一战后,列强利用北洋军阀共同控制中国;国内:民主与专制反复较量。北洋军阀实行封建专制独裁,割据混战,政局动荡;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辛亥革命后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开始建立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后来为了反对专制、维护民主共和又进行了一系列斗争,但相继失败,没有找到正确道路。

思想:各种思潮并存,近代文化发展,向西方学习深入到思想文化层面。辛亥革命后,传统思想文化仍根深蒂固;“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民主与科学”思潮兴起,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与新三民主义思想并存,对中国传统思想产生冲击。

社会生活: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国民革命运动推动社会生活向文明化方向发展。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体现了明显的民主性和革命性特点,但也存在明显的地区不平衡性特点。

国际:这一时期,西方列强为争夺世界霸权,进行“一战”;“一战”后,列强重新共同控制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进入繁荣发展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创立。

中国现代史

1.过渡时期(1949~1956年)——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阶段特征

国际形势:二战后形成美苏“冷战”的两极对峙格局,(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苏联率先承认新中国并给予经济援助。)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

政治:新中国成立,赢得民族独立,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框架初步建立(1954年宪法规定的中国三大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1954年宪法为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

经济:建国初,从1949~1952年基本实现国民经济的恢复;1953~1957年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并根据总路线制定“一五”计划,进行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基本确立,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外交: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开拓了外交新局面;“一边倒”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孤立封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取得重大外交成就,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文化: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提出“双百”方针,开创社会主义文化新局面。新中国人民教育体制逐步建立。

2.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至今)——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阶段特征

国际形势:政治上,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特别是两极格局瓦解后,多极化趋势加强;经济上,世界经济走向体系化、制度化,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不断发展;思想文化上,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改变了社会生产与日常生活,艺术文化文明、生活文明出现多元化。

政治: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民主政治制度不断完善和社会主义法制不断健全,逐步实行依法治国;“一国两制”理论提出,实现港澳回归、两岸关系发展。

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加入世贸组织,对外开放发展到新阶段。

外交: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发起上海合作组织)等。

文化: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打破了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束缚,左倾错误思想逐步纠正,人们思想逐渐解放,意识形态逐渐淡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等;教育上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文艺科学上重新恢复“双百”方针等。

世界近代史

1.14~18世纪世界历史特征:(工业革命前):工场手工业阶段

经济:新航路开辟后,欧美国家大力推行重商主义政策,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迅速发展;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加速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拓展。英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

政治:教会神学统治和封建君主专制(宗教改革后世俗君主力量壮大)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兴起,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开始确立,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进程开始启动。

思想文化: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传播了人文主义,促进了思想解放,启蒙运动以理性主义为核心,为资本主义社会提出了一套政治构想,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诞生,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科学时代,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

世界面貌: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活动,使人类社会历史由相对隔绝孤立走向整体统一,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体系开始建立。

2.19世纪世界历史基本特征:蒸汽时代(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和电气时代(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期)

经济: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欧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壮大,逐步过渡到近代工业文明时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断发展最终确立,以欧美工业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社会工业文明的进程,使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工厂制度形成,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到19世界中后期,欧美等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并逐步过渡到近代工业社会,以先进工业国为中心、广大殖民地为附属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出现大企业。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确立。】

政治:

政治:资本主义民主代议制逐步完善。19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出现了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浪潮,使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民主代议制发展完善,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的统治(资本主义制度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主义国家逐渐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国际无产阶级运动兴起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垄断资本主义出现,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到帝国主义(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思想文化:民主、自由、平等、人权、法制等思想理念深入人心,不断传播;民族主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思潮盛行。

对整体世界: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欧美工业国疯狂对外殖民扩张,抢占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进行商品输出,亚非拉落后国家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沦为他们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东方开始从属于西方;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它们疯狂瓜分世界,进行资本输出,亚非拉落后国家逐步沦为它们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日益贫穷落后,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世界现代史

1.20世纪上半期世界(二战前)历史特征

人类历史上的大动荡、大调整、大变革时代。

政治:资产阶级代议制进一步完善,以人权自由、公民参与、政党政治和更健全的代议制为特点的现代政治模式基本形成。俄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国际关系上,两次世界大战,造成了巨大破坏和动荡,促成了国际关系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外交的调整。

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使现代化发展到一个新阶段。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导致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全面调整和改革,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俄国形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文化:科技加速发展。相对论和量子论出现,成为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文学艺术重大突破,现代主义流派盛行。

2.1945年至今(二战以来)的世界基本特征

政治: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国家职能变化,德意日政治民主化改革;国际上,二战后,雅尔塔体系建立,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美苏争霸;在两极格局和冷战对峙中,六七十年代,第三世界兴起,不结盟运动发展,两极格局之下出现世界多极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极格局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目前存在的“一超多强”局面还会在较长时间内存在;世界形势缓和与动荡并存,总体上趋向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但霸权主义、领土争端等问题的存在,导致局部的动荡;国际关系民主化趋势不断发展。

经济:①社会主义经济新变化:斯大林模式日益僵化,弊端日益严重,一系列社会主义改革未打破斯大林体制的框架,最终导致苏联解体;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实行改革开放,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走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②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新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盛行;福利国家出现;“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使资本和管理出现社会化趋势;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出现新经济等。经济发展经历黄金时期——“滞胀”——复兴——再繁荣——再危机。

③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二战后,(建立了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为支柱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及以关贸总协定为支柱的国际贸易体系,形成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六七十年代,区域集团化趋势出现,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九十年代以来,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思想文化:现代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发展,极大地改变社会生产与日常生活,思维方式、价值观发生重大变化;艺术文化、生活文明出现多元化。

标签: 素养 学科 核心 高考 历史

发表评论

上海衡基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能上什么好的大学,可以报考的院校_ 备案号:沪ICP备2023039794号 上海衡基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发布内容仅供参考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597817868